close
上星期去北美館看了"以色列建國60年紀念-國家的誕生Borth of a State:保羅˙高曼&大衛˙羅賓哲攝影展丹˙雷辛格設計展"
很早就知道有這個展覽,卻拖到結束前兩天才去看,而且去的時候還不小心先去看了一樓的展"Archilab: 建築實驗室 ",結果閉館前看不完整個展覽,只看了攝影展的部份,有夠白痴的!沒看到丹˙雷辛格的設計展,嗚~我好想看完大衛‧羅賓哲(David Rubinger, 1924-)的介紹影片喔(不知是哪一年拍的,大概是去年吧,因為他去年出了一本自傳,也因此這篇文章歸到海葵家好讀,這本書應該很讚,台灣不知有沒有賣)~

這兩位攝影師是以色國家級的新聞報導攝影師,拍攝了許多關鍵歷史時刻及重要人物的照片,紀錄以色列的建國史。我很喜歡大衛‧羅賓哲拍的照片,除了重要政治人物,他也拍了許多當時當地各種族人民的生活照片。http://digitaljournalist.org/issue0003/arm_index.htm 他的家族經歷納粹大屠殺後,他於1939年移民至至巴勒斯坦地區,在屯墾區工作,之後加入在巴勒斯坦的英國軍隊,後調至猶太軍團。他是在當兵期間遇到他的妻子(好像是在德國),他的妻子沒有國籍,無法回以色列,於是大衛就跟她結婚,帶她回以色列,大衛說那是身為軍人應盡的義務,訪問中他們兩人都說不清楚到底彼此是何時真正喜歡上對方而開始真正的婚姻生活,非常可愛而感人。大衛說這攝影展本來叫做Birth of a Nation,但某人(我忘了是誰)跟他說你的國家已經60歲了,應該叫做State,這我就不懂了,英文不好~


1960年,耶路撒冷盲人中心的一位盲眼男孩正觸摸以色列浮雕地圖,感受家園。
我最愛這張照片了,影片中大衛跑去找那位成為調音師的男孩,有個我找到的影片連結

 


1967年6月10日,拍攝前十分鐘,傘兵部隊剛剛攻下耶路撒冷西牆,三名以色列士兵面帶敬畏站在古老城牆前。

這張照片本來大衛覺得沒什麼,但他妻子覺得很棒,所以才留下來,成了他的經典名作,也作為他自傳Israel through My Lens的封面。

影片中也有去找來這三位士兵站在西牆前重拍照片

 

在展覽拿到的簡介有一小段對以色列的介紹,說法有點官方,但也挺貼切:
以色列,一個位於歐亞大陸與非洲之間,遍是沙漠與荒園的狹長國度,是聖經所載一塊"流奶與蜜之地"。猶太人於1948年5月14日在此建國,以積極實幹的態度與慧詰縝密的思考,施展"把沙漠變城市的"魔術,創造出經濟、科技與政治上的各種奇蹟。在多語言與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下,更創造出反應獨特歷史背景的藝術奇蹟。

 

看這個展覽時實在沒辦法不一直掉淚,好想念以色列,還有好多想去的地方,很想去看看他們的共同屯墾區"奇布茲 Kibbutz",也好想走走出埃及的路線,看看伯利恆,看看他們致力發展觀光、努力恢復那裡成為流奶與蜜之地的成果。走在那片土地上,看著那些不可思議地強韌又充滿創造力的人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那是應許之地,他們是神的選民。基於太沉重的歷史與宗教因素,和平難以降臨這塊土地,得提醒自己要常常記得為那地禱告,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lam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